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点击次数:473次
5月21日,刘立爱心教育基金受益学生座谈会在创业中心202会议室举行,刘立爱心教育基金发起人、研究员、原校百年校庆办主任、1978级校友刘志远,捐赠人代表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78级校友朱成钢,校宣传部原副部长吴幼萍,数学学院副教授、民盟上财副主委、1996级校友卢慧芳;合作发展处副处长杨擎宇,教育发展基金会项目管理主任李珍,思源社学生代表以及受助学生代表出席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合作发展处综合办公室主任吴家瑞主持。
会场
座谈会伊始,合作发展处副处长杨擎宇首先代表合作发展处对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思源情系列座谈会旨在关注爱心捐赠人和企业,聆听捐赠背后的故事,营造校园公益慈善氛围,传播公益慈善精神。刘立爱心教育基金于2012年由刘志远老师与其爱人李宗一共同发起,此后6年中,超过百余位财大师生、校友纷纷向此基金注入自己的爱心,资助近百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表示基金会将继续秉承“务实”、“高效”、“公开”、“透明”、“专业化”原则,专业运营公益项目,将捐赠人的爱心落到实处。他最后寄语受助同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教育发展基金会项目管理主任李珍分别从项目立项、项目捐赠、项目执行三个方面详进行了项目汇报。教育发展基金会项目管理部严格按照“刘立爱心教育基金”捐赠协议要求,以基金每年理财收益作为助学金颁发金额,面向全校本科生遴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并且及时为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
基金会负责人发言
随后,在捐赠人交流环节,项目设立人刘志远老师首先介绍了刘立爱心教育基金设立的三个原因:一是为了纪念英年早逝的儿子,他提到纪念孩子有多种方式,我选择以子之名设立爱心教育基金;二是为了资助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在校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业;三是为了报答学校对他和儿子的培养。刘立爱心教育基金设立后得到了同学、同事、校友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他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对学生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强健体魄,身体素质是为社会服务的基础;二是努力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平台,学好专业知识,全方位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品德修养,争取成为有理想、有诚信、有担当的人。
刘志远老师发言
朱成钢校友发言
捐赠者代表吴幼萍老师在交流中谈到,她与刘志远老师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是同一个农场的同事,后又一起在学校宣传部共事。2013年她感动于来自刘志远老师的赤诚大爱,受到朱成钢校友捐赠注资的启发,和自己的儿子周捷共同注资刘立爱心教育基金,让贫困学子感受到来自“上财人”这个共同群体的温暖和力量。此项基金不只是资金资助,亦是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的桥梁。她表示人生的追求和信仰十分重要,希望同学在现今快速变迁的社会中,不忘初心,弘扬良好社会风气。
吴幼萍老师发言
捐赠者代表卢慧芳老师分享了自己与儿子韩镕罄共同捐赠刘立爱心教育基金的故事。2014年,她与儿子看到了吴幼萍老师母子捐赠的新闻,深受启发,决定注资刘立爱心教育基金。她感谢学校教育基金会搭建了传播公益精神的平台,也为此项基金后续执行提出了建议。她认为个人实现家国情怀和伟大的理想可以从点滴做起。她希望受助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拓宽视野,关注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传递公益慈善精神,传播正能量。
卢慧芳老师发言
刘立爱心教育基金2014-2015学年资助的毕业生陈同学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来到现场,她写来了感谢信,信中表示:感谢母校的培养,以及刘立爱心教育基金的资助,她将在工作岗位中牢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回馈社会,帮助他人。交流环节中,2018-2019学年受助同学依次分享了自己学业情况、感恩之情以及未来回馈社会的决心。四位捐赠人代表也通过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答疑解惑,鼓励在座的学生继续坚定自己的信念,实现人生理想。
捐赠人代表刘志远老师为受助学生代表颁发学习用品。
杨擎宇处长为刘志远老师颁发捐赠证书、为与会的捐赠人代表赠送历代校徽和公益手账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与会人员合影